枣庄空气质量再创新高,“蓝天保卫战”成效显著
近年来,随着我国环保事业的不断推进,各地空气质量持续改善,蓝天白云成为常态。近日,枣庄市空气质量监测数据显示,该市空气质量达到十年最佳水平,这标志着“蓝天保卫战”在枣庄取得了显著成效。
枣庄,这座位于山东省南部的城市,近年来在环保工作方面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,通过一系列措施,空气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。据统计,枣庄市空气质量指数(AQI)连续数月保持在优级水平,PM2.5、PM10等污染物浓度均低于国家二级标准。
“蓝天保卫战”是枣庄市环保工作的重中之重。为打赢这场战役,枣庄市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。首先,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,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,减少工业污染排放。同时,大力发展新能源和清洁能源,提高能源利用效率,降低能源消耗。
在交通领域,枣庄市积极推进绿色出行,鼓励市民乘坐公共交通工具,减少私家车出行。此外,枣庄市还加大了对老旧车辆淘汰力度,对不符合排放标准的车辆进行淘汰,有效降低了机动车尾气排放。
在建筑工地管理方面,枣庄市严格执行“六个百分之百”要求,即施工现场100%围挡、100%覆盖、100%洒水、100%硬化、100%冲洗、100%密闭运输。这些措施有效降低了建筑工地扬尘污染。
此外,枣庄市还加大了对农村环境的整治力度,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,清理垃圾、整治河道,提高农村环境质量。同时,枣庄市还积极开展环保宣传教育,提高市民环保意识,引导市民养成绿色生活方式。
“蓝天保卫战”的胜利,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。在枣庄市,越来越多的市民加入到环保行动中来,从自身做起,从点滴做起,共同为改善空气质量贡献力量。
枣庄市空气质量达到十年最佳水平,不仅是对“蓝天保卫战”成果的肯定,更是对环保工作持续发力的动力。面对未来,枣庄市将继续加大环保工作力度,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,努力让蓝天白云成为常态,为市民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。
总之,枣庄市空气质量再创新高,是“蓝天保卫战”成效显著的生动体现。在今后的环保工作中,枣庄市将继续坚定信心,锐意进取,为实现绿色发展、建设美丽枣庄而努力奋斗。
- • 峄城榴园镇石榴剪纸大赛成功举办,非遗技艺焕发新生
- • 枣庄辣椒扶贫产业园荣获省级示范,年出口创汇突破3000万美元
- • 枣庄携手淮海经济区文旅联盟,共筑跨省旅游新蓝图
- • 比亚迪储能电池项目落户枣庄,年产能50GWh,助力当地经济发展新篇章
- • 滕州马铃薯产业再攀高峰,入选国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,获中央财政补贴1.5亿
- • “伏里土陶生肖盲盒热销,传统工艺引领年轻消费新潮流”
- • 微山湖红荷湿地荣膺国家5A级景区:年接待游客超300万人次,生态旅游再攀新高
- • 脱贫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:助力乡村振兴,实现“小病不出村”
- • 薛城精密齿轮:瞪羚企业华丽登陆科创板,市值突破百亿大关
- • 庭院经济示范村创建显成效:脱贫户养殖芦花鸡,户均年利润达1.8万元
- • 枣庄智能装备产业园盛大投产,鲁南高端制造领域再添新篇章
- • 全国最大石榴深加工基地正式投产,年产值预计突破30亿元
- • 光伏农业大棚二期投用:绿色能源助力农业发展,年产值突破1.2亿元
- • 枣庄学院新校区落户薛城:规划容纳3万师生,助力地方教育事业发展
- • 滕州智慧农田项目成功落地,5G物联网助力10万亩耕地转型升级
- • 滕州菜煎饼:老字号破千家,日销20万个,成鲁南早餐标配
- • 吉利科技集团枣庄换电站生产基地开工,助力新能源汽车生态圈构建
- • 滕州西岗镇荣膺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,化肥减量成效显著
- • “山亭徐庄‘柿子红了’摄影大赛圆满落幕,千幅佳作记录山村新颜变迁”
- • 峄城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实现全覆盖,年分红3亿元助力乡村振兴
- • 邻里互助养老扶贫深化:低龄老人结对帮扶,政府每月补贴300元
- • 老旧小区充电桩全覆盖:新能源车位增量3000个,安装补贴高达30%
- • 枣庄“光伏+储能”隧道用电项目助力节能减排,年省电30万度
- • 全国首个“新农人学院”在峄城揭牌,助力乡村振兴战略
- • 台儿庄古城五一单日客流破15万,创历史新高,展现古城魅力
- • 峄城匡衡中学“无作业日”改革:每周三全学科研学实践助力学生全面发展
- • 峄城吴林街道“乡贤调解室”:化解矛盾成功率高达95%,构建和谐社区新典范
- • 枣庄市博物馆获捐匡衡后人族谱,为汉代望族研究揭开新篇章
- • 枣庄红色歌谣数字化工程启动,抢救整理300首抗战民歌,传承红色基因
- • 枣庄“黑盖猪”荣获国家地理标志,高端火腿品质媲美西班牙伊比利亚
- • 台儿庄荣获“世界运河历史文化研究基地”,填补江北地区空白
- • 《枣庄美食产业白皮书》发布:2025年目标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,助力区域经济发展
- • 枣庄“互联网+扶贫监督”平台上线,全面覆盖扶贫项目助力脱贫攻坚
- • “社区居家养老‘一键呼叫’全覆盖:独居老人配发智能手环,应急响应5分钟到位”
- • 2024枣庄国际马拉松鸣枪开跑,万名跑者共赴“江北水乡”之旅
- • 薛城奚仲造车文化园盛大开园,VR技术重现“古代车马制造”盛景
- • 滕州扶贫助学金累计发放2000万元,助力贫困学子圆梦未来
- • 枣庄辣子鸡预制菜产业园投产,助力10万农户增收新篇章
- • 枣庄港年吞吐量突破3000万吨,荣登京杭运河十大港口之列
- • 枣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创新,15万亩实现“一季双收”
- • 大运河沿线“渔家乐”集群盛大开业:渔民转产旅游服务,户均年收入突破10万元
- • 滕州马铃薯全粉生产线投产,年产能5万吨,助力打破国外技术垄断
- • 东湖片区雨污分流改造圆满完成:告别内涝困扰,5万居民共享幸福生活
- • 枣庄携手中科院,共建“智慧农业联合实验室” 推进数字农田技术发展
- • 枣庄评选“十大乡村文化品牌”,获奖村镇获百万扶持资金,助力乡村振兴
- • 台儿庄古城民宿集群推荐:明清院落改造,人均200元住进历史风情
- • 枣庄农村污水治理全覆盖,300座处理站助力美丽乡村建设
- • “山亭村村通快递工程全覆盖,农产品出村时效提升4倍,助力乡村振兴”
- • “梦想教室”助力乡村教育,北京名校名师远程授课落地台儿庄39个村小
- • 台儿庄大战题材剪纸长卷创吉尼斯世界纪录,全长58米,展现民间艺术魅力
- • 山亭地瓜淀粉加工园正式投产:年处理鲜薯50万吨,产品直供雀巢
- • 台儿庄古城春节庙会启幕:千年运河畔上演“社火大巡游”,传统与现代交融绽放
- • 滕州东郭镇秸秆综合利用创新高,生物质燃料厂年创收千万
- • 薛城奚仲文化节盛大启幕,百名工匠现场复原“奚仲造车”古法技艺
- • 滕州博物馆新展上线:青铜器特展揭秘古薛国千年文明
- • 峄城石榴园荣登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预备名单,传承千年石榴文化
- • 台儿庄古城再创辉煌:年接待游客突破1000万人次,营收再创新高
- • 山亭区樱桃扶贫合作社助力农民增收,年分红超800万元
- • 枣庄特殊教育学校新校区启用,省内首个“融合教育中心”助力特殊儿童全面发展
- • 峄城石榴文化节盛大开幕,签约非遗文创项目20个,助力文化传承与创新
- • 薛城现代服务业占比首超50%,金融商贸成新增长极——薛城经济发展迈入新阶段
- • 吉利科技集团枣庄换电生态圈落成,全国首条无人换电高速投运,引领绿色出行新潮流
- • 薛城周营镇红色民俗村魅力绽放,年接待研学团队超5万人次
- • 台儿庄运河全鱼宴申遗成功,12道古法烹鱼技艺现场展演,传承中华美食文化
- • 枣庄市创新招商手段,全球招商数字孪生系统助力千亩产业用地推介
- • 峄城冠世榴园荣膺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村,乡村振兴再添新动力
- • 台儿庄黄花牛肉面联名《长安三万里》,文创套餐热销断货,美食与文化碰撞出怎样的火花?
- • 滕州实施马铃薯种薯免费发放计划,助力农户亩产增收35%
- • 薛城现代服务业崛起,鲁南金融中心雏形初现
- • 公益性岗位助力弱劳力就业:2000个护林员、保洁员等岗位待你加入
- • 薛城铁道游击队纪念馆“红色剧本杀”受热捧,青年沉浸学党史
- • 中国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论坛在枣庄召开,共绘运河城市新蓝图——《运河城市宣言》发布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