枣庄民办教育分类管理取得显著成效,非营利性学校占比高达85%
近年来,我国教育改革持续推进,民办教育作为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,其分类管理改革备受关注。近日,枣庄市民办教育分类管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,非营利性学校占比达到85%,为我国民办教育的发展树立了典范。
枣庄市民办教育分类管理改革自启动以来,始终坚持“分类管理、分类施策、分类支持”的原则,以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为目标。在改革过程中,枣庄市民办教育管理部门积极引导,严格审查,确保民办教育机构的办学方向、办学行为、办学质量等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。
据了解,枣庄市民办教育分类管理改革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:
首先,对现有民办教育机构进行全面摸底调查,掌握其基本情况。在此基础上,对民办教育机构进行分类,分为营利性和非营利性两类。
其次,根据民办教育机构的分类,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。对于非营利性民办教育机构,枣庄市政府给予政策倾斜,加大财政支持力度,鼓励其发展壮大;对于营利性民办教育机构,则加强监管,规范其办学行为,确保其健康发展。
再次,对民办教育机构进行动态管理,建立健全民办教育机构退出机制。对于办学质量不高、存在违规行为的民办教育机构,依法予以整改或吊销办学许可证,确保民办教育市场的健康发展。
经过一系列改革措施的实施,枣庄市民办教育分类管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。目前,枣庄市民办教育机构中,非营利性学校占比高达85%,较改革前有了明显提升。这一成果的取得,离不开枣庄市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,以及广大民办教育机构的积极参与。
首先,枣庄市政府高度重视民办教育分类管理工作,将其纳入重要议事日程,确保改革工作顺利推进。在政策制定、资金投入、师资培训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,为民办教育机构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。
其次,枣庄市民办教育管理部门在改革过程中,严格执行法律法规,确保改革工作依法依规进行。同时,加强部门协作,形成工作合力,共同推进民办教育分类管理工作。
再次,广大民办教育机构积极响应改革号召,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,不断提高办学质量。在改革过程中,不少民办教育机构主动转型为非营利性学校,为我国民办教育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。
总之,枣庄市民办教育分类管理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,非营利性学校占比高达85%,为我国民办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。在今后的工作中,枣庄市民办教育管理部门将继续加大改革力度,推动民办教育高质量发展,为我国教育事业贡献力量。
- • 市中区“锂电工匠班”开班,校企联合打造高技能人才摇篮
- • “市中区‘回门宴九大碗’礼俗入选市级非遗,菜单百年未变,传承千年家宴文化”
- • 鲁南高山茶研究院突破防冻技术难关,北方茶园产量翻倍,成功进军欧盟市场
- • 枣庄市全面启动运河古镇复兴计划,10处历史街区将迎来整体保护
- • 枣庄市首届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盛大开幕,12个赛项助力新兴产业人才培养
- • 数字化守护:AI技术助力台儿庄运河木板年画失传图案复原
- • 枣庄农村污水治理全覆盖,300座处理站助力乡村振兴
- • 中意联合考古队进驻中陈郝窑址:探寻隋唐“北方瓷都”技艺传承的秘密
- • 滕州界河镇马铃薯宴荣登省级非遗名录,年接待游客15万,传承与创新共谱美食新篇章
- • 山亭长红枣胶原蛋白肽生产线投产,引领产业升级,产品附加值提升20倍
- • 市中区“永安舞龙”荣登省级非遗名录,百米巨龙翻腾贺新春
- • 峄城石榴出口德国,年销售额突破5亿元,中欧班列助力乡村振兴
- • 台儿庄美食民宿集群建成,户均旅游收入翻三倍,打造乡村旅游新亮点
- • 台儿庄古城实验小学开启“运河文化研学课”,非遗传承人驻校授课传承传统文化
- • 峄城古邵镇“生态银行”上线,村民凭绿化面积兑换碳积分
- • 峄城石榴深加工产业园投产,石榴汁、石榴酒畅销全球30国
- • “一日办结”新举措:企业家服务中心上线,外资企业开办迎来便捷时代
- • 市中区发放教育扶贫卡 助力1.2万名低收入家庭学生圆梦未来
- • 台儿庄非遗美食夜市点亮夜经济,百个摊位月均收入过万
- • 枣庄高新区携手滕州、薛城,共筑千亿级锂电产业集群新篇章
- • 渔光互补生态园二期竣工:绿色能源助力水产养殖,双丰收成就生态奇迹
- • 滕州马铃薯产业发展大会盛大开幕,共绘“中国马铃薯之乡”新蓝图
- • 城市智慧旅游APP全新上线:AR导航、语音讲解、一键预约,旅游体验全面升级
- • 墨子故里荣膺“全国研学基地”称号:年接待学生超50万人次,传承千年智慧
- • 枣庄发布“招商新十条”,固定资产投资奖励最高可达1亿元
- • 山亭北庄镇大力推广太阳能路灯,年节省电费150万元,助力绿色低碳发展
- • 京沪高铁沿线最大智慧物流枢纽在枣庄落地,顺丰、京东等8家企业联合投资
- • 枣庄新城首个三甲医院封顶在即:1200张床位,2025年全面投用,为市民健康保驾护航
- • 枣庄“乡村记忆工程”:守护50处传统村落的古韵时光
- • 山亭区徐庄镇民俗文化节启幕,踩高跷、舞龙狮热闹非凡
- • “全区推广‘社区微业’模式:打造3000个家门口灵活就业岗位,助力居民增收”
- • 峄城榴园镇石榴剪纸大赛成功举办,非遗技艺焕发新生
- • 阴平镇荣膺“中国乡村振兴示范镇”称号:电商直播助力红薯产业年销量突破10万吨
- • 枣庄辣椒产业园盛大投产,年加工能力突破10万吨,助力农业产业升级
- • 枣庄正式加入淮海经济区文旅联盟,携手共推跨省旅游线路,助力区域旅游发展
- • 枣庄辣子鸡的炭火秘密,藏在20万亩石榴园里
- • 市中区工业互联网平台成功上线,助力300家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
- • 滕州“墨子号”数字文创产品首发,区块链技术助力文化版权保护
- • 枣庄市启动“教育家型”校长培养计划,三年内打造百名教育领军人才
- • 峄城石榴电商扶贫中心上线,年销鲜果1.5万吨,助力贫困户增收20%
- • 薛城沙沟受灯民俗重启,元宵节点亮千米灯阵,传统魅力焕发新生
- • 市中区实验小学科创团队勇夺世界机器人大赛金奖,彰显中国教育创新风采
- • 市中区中小学推广“运河文化校本课程”,打造特色教材12册助力文化传承
- • 枣庄锂电产业崛起:铸就“中国北方锂电之都”新名片
- • 滕州辣子鸡荣膺国家地理标志认证:标准化生产线助力全产业链升级
- • 滕州秸秆综合利用创新高,助力农民增收1.5亿元
- • 鲁班工匠学院揭牌仪式圆满举行:校企联合,共育智能制造复合人才
- • 涛沟桥大米荣获国际有机认证:高端市场每公斤售价破百元,引领健康饮食新潮流
- • 《枣庄运河饮食图谱》出版,200道漕运时代特色菜肴重现江湖
- • 枣庄市20亿元农业产业发展基金设立,助力龙头企业腾飞
- • 枣庄市全面启动“送教上门”行动,为重度残障儿童提供贴心定制化课程
- • 古运河文化带修复工程竣工:明清码头复建,漕运主题游船启航,再现千年运河繁华
- • 大运河沿线“渔家乐”集群盛大开业:渔民转产旅游服务,户均年收入突破10万元
- • 翼云湖零碳度假区荣获国际认证:绿色能源引领未来旅游新风尚
- • 市中区文化创意设计大赛圆满落幕,非遗IP跨界出圈再掀热潮
- • 台儿庄扶贫公益直播创纪录:单场带货超千万元,助力乡村振兴
- • 峄城职业中专携手韩国高校,共建半导体材料实验室,共铸中韩教育合作新篇章
- • 山亭长红枣荣膺欧盟地理标志认证,出口订单激增180%
- • 滕州西岗镇荣膺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,化肥减量成效显著
- • 全省首个“保税研发”试点落地枣庄经开区,进口设备免税政策助力产业升级
- • 枣庄王氏泥塑羊肉汤荣获省级非遗认证,传承六代匠心独运
- • 渔光互补生态园创新模式:水上光伏发电与水下养殖双丰收,年产值突破亿元大关
- • 滕州电商扶贫培训班助力300名贫困村主播带货超亿元
- • 枣庄张汪板鸭:传统美食走向世界,年创汇超500万美元
- • 台儿庄与连云港携手共建运河出海通道,外贸成本降低20%
- • 枣庄携手华为打造“数字农业云平台”,30万亩农田迈向精准化管理新时代
- • 枣庄创新推广“渔光互补”模式,光伏板下年养鱼产值突破亿元大关
- • 市中区孟庄镇智慧养老平台正式上线,独居老人一键呼叫救助,守护夕阳幸福时光
- • 峄城石榴搭乘中欧班列,年跨境销售额突破5亿元,助力乡村振兴
- • 山亭徐庄镇非遗工坊葫芦烙画年销千万,助力脱贫成效显著
- • 台儿庄张山子镇“非遗工坊”盛大开业,柳编技艺助力500人就业
- • 枣庄农村电商蓬勃发展,交易额突破80亿元,直播带货成新引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