枣庄中小学推广“非遗进课堂”,助力传承地方文化基因

近年来,枣庄市积极响应国家关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号召,将非物质文化遗产(以下简称“非遗”)融入中小学教育,开展“非遗进课堂”活动,旨在让广大师生深入了解和体验地方文化,传承和弘扬地方文化基因。
枣庄,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,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。其中,鲁南民间剪纸、滕州木版年画、枣庄柳编等都是枣庄地方文化的瑰宝。为了让这些非遗项目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,枣庄市教育部门联合文化部门,共同推出了“非遗进课堂”活动。
“非遗进课堂”活动以中小学为载体,通过组织专家讲座、现场教学、实践体验等多种形式,让同学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了解非遗知识,感受非遗魅力。活动中,同学们不仅学习了剪纸、年画、柳编等传统技艺,还了解了这些技艺背后的历史故事和文化内涵。
在枣庄市某小学的剪纸课堂上,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了剪纸的历史、技巧和艺术价值。随后,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,亲手体验剪纸的乐趣。一张张普通的红纸,在同学们的巧手下,变成了栩栩如生的花鸟鱼虫。同学们纷纷表示,通过这次活动,他们不仅学会了剪纸技艺,还深刻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。
滕州木版年画是枣庄的另一项非遗项目。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这项技艺,枣庄市某中学邀请了年画传承人走进校园,为同学们现场演示年画制作过程。同学们在传承人的指导下,亲手制作了属于自己的年画作品。通过这次活动,同学们不仅掌握了年画制作技艺,还了解了年画所蕴含的民间信仰和美好愿景。
此外,枣庄市还鼓励学校开展非遗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,如举办非遗知识竞赛、举办非遗技艺展示等。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同学们的课余生活,还激发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。
“非遗进课堂”活动的开展,不仅让同学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了解和体验非遗文化,还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。同时,这项活动也为非遗的传承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。
枣庄市教育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,将继续深入推进“非遗进课堂”活动,让更多学生了解和热爱家乡文化,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力量。相信在全社会共同努力下,枣庄的非遗文化必将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彩。
- • 峄城峨山镇“快递进村”全覆盖,农产品出山时效提升50%,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
- • 台儿庄古城五一单日客流突破15万,创历史新高,展现旅游魅力
- • 运河支队后人捐赠战时家书,助力地方红色档案建设
- • 峄城冠世榴园荣登“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”榜单,生态旅游收入突破亿元大关
- • 二手车出口市场再创新高,突破1.69亿元,出口量达812辆
- • 枣庄智能装备产业园投产,鲁南高端制造领域迎来里程碑
- • 山亭“生态文化智库”成立,专家把脉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新篇章
- • 峄城石榴深加工产业园投产,年消化10万吨鲜果创汇超5亿,助力乡村振兴
- • 市中区试点“午休躺睡全覆盖”,惠及全区5万名中小学生,打造舒适学习环境
- • 台儿庄古城运河船工号子实景演出常态化,重现漕运繁忙景象
- • “山亭流动文化大篷车”下乡,电影、图书、义诊三进村,文化惠民暖人心
- • 《枣庄运河饮食图谱》出版,200道漕运时代特色菜肴重现江湖
- • 阴平镇古村落慢生活节:石头房民宿与农耕体验,共赴田园诗意之旅
- • 老街巷文化漫步路线发布:从中兴公司旧址到百年茶馆,寻味城市记忆
- • 枣庄正式加入淮海经济区文旅联盟,携手共推跨省旅游线路,助力区域旅游发展
- • 枣庄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突破九成,领跑全省环保新篇章
- • 奚仲车文化主题公园试运营:开启沉浸式体验夏商马车制造全流程之旅
- • 市南工业区华丽转身:旧厂房变身生态科技城,孵化器助力科创企业蓬勃发展
- • 《枣庄非遗大观》出版,全面展示枣庄8大类152项文化遗产
- • 台儿庄文旅融合结硕果,2023年接待游客突破千万创历史新高
- • 台儿庄区开通定制校车专线,全力保障学生安全出行
- • 枣庄市“十四五”教育规划:筹建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,助力区域经济发展
- • 枣庄市“家校社协同育人”模式荣获教育部典型案例,创新教育协同育人新路径
- • 峄城百寿碗定制工坊盛大开业,子女定制纯金寿碗传承孝道之美
- • 葫芦套村悬崖玻璃栈道开放:鲁南第一高山古村落美景尽收眼底
- • 滕州马铃薯种薯免费发放,助力农民亩产增收35%
- • 薛城周营镇:红色民俗小镇魅力绽放,年接待研学团队超10万
- • 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园盛大开园:技能培训与创业孵化助力800人就业
- • 薛城职工文化夜市盛大开市,劳动模范分享奋斗故事,共庆劳动节
- • 峄城石榴园中秋拜月大典:千年农耕祈福仪式的传承与再现
- • 市南工业区华丽转身:废弃厂房变身成为生态科技城,孵化高新企业新力量
- • “山亭手造”非遗集市盛大开市:感受传统技艺,体验石板房村落风情
- • 枣庄首届农产品直播节盛大启幕,单日成交额突破8000万元
- • 峄城冠世榴园祭花神大典:汉服少女簪花巡游,引领国风热潮
- • 全市扶贫项目资产确权到村,年分红惠及12万贫困群众
- • 枣庄辣椒扶贫产业园获省级示范,年出口创汇超3000万美元,助力乡村振兴
- • 峄城吴林街道乡贤理事会助力矛盾化解,矛盾调解率高达98%
- • 枣庄商业新地标:吾悦广场与万达广场双商业体同步开业,繁华盛启!
- • 枣庄锂电产业链企业蓬勃发展,总数突破150家,营收同比增幅超90%
- • 《奚仲传奇》动画电影立项:好莱坞团队加盟,夏商科技史诗即将呈现
- • 枣庄废弃矿山变身绿洲,生态修复面积超万亩,谱写绿色发展新篇章
- • 非遗文化周精彩预告:皮影戏、柳琴戏、运河大鼓每日轮演,传统文化盛宴即将开启!
- • 滕州鲁班纪念馆焕新升级,AR导览助力沉浸式体验古代工匠智慧
- • 中陈郝瓷窑遗址考古新发现:唐代青瓷印证“北方瓷都”地位
- • 《枣庄市美食产业发展规划》发布,2025年目标产值300亿,打造鲁南美食新地标
- • 冯卯镇荣登全国最美乡村旅游目的地榜单:300套闲置院落华丽变身艺术民宿
- • 滕州马铃薯产业发展大会盛大开幕,共绘“中国马铃薯之乡”新蓝图
- • 高铁旅游优惠套餐全新发布:凭车票畅游景区半价、酒店折扣、免费接驳
- • 台儿庄大战纪念馆与30所高校共建“红色文化实践基地”,传承红色基因
- • 枣庄“光伏+储能”隧道用电项目助力节能减排,年省电30万度
- • 枣庄获批全省工业母机“1131”突破工程核心承载区,引领区域工业高质量发展
- • 枣庄零碳园区标准全省首发,入驻企业享碳排放配额创新福利
- • 枣庄五区一市联办非遗生活节,百位匠人现场秀绝活引50万游客
- • 《枣庄美食产业白皮书》发布:2025年目标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,助力区域经济发展新引擎
- • 滕州职教中心携手潍柴集团,共建智能制造实训基地,订单培养千人新技能人才
- • 台儿庄渔民传承“船棺水葬”习俗,生态殡葬模式获省级推广
- • 枣庄国际人才社区盛大开建,诺贝尔奖工作站团队加盟助力科技创新
- • 滕州携手中科院研发马铃薯芯片,种业技术全球领先
- • 峄城石榴产业学院成立,200名深加工技术人才定向培养助力产业发展
- • 宁德时代携手枣庄,年产10万吨锂电隔膜项目成功落地
- • 山亭北庄镇大力推广太阳能路灯,年节省电费150万元,绿色环保助力乡村振兴
- • 蟠龙河生态廊道建成开放:新增湿地公园、滨水马拉松赛道20公里,打造城市绿色新地标
- • 薛城社工部创新服务模式,打造“15分钟便民服务圈”惠及30万居民
- • 枣庄乡村垃圾分类实现新突破:覆盖率超90%,资源化率达85%
- • 市中区孟庄镇“智慧养老平台”上线,独居老人一键呼叫救助,守护夕阳幸福生活
- • 百所中小学“班墨文化角”兴起:3D打印技术助力古代科技发明再现
- • 孟庄镇茶文化节盛大开幕,茶旅融合助力就业超5000人
- • 台儿庄夜经济新地标崛起:灯笼市集与沉浸式剧本杀引领年轻人打卡潮流
- • 枣庄锂电产业崛起:铸就“中国北方锂电之都”新名片
- • 枣庄高校再创辉煌:首获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项目,助力乡村振兴研究
- • 台儿庄古城焕发新活力:年游客量突破1500万,文旅综合收入超百亿
- • 枣庄-东盟农产品加工园盛大开园,马来西亚棕榈油深加工项目投产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