峄城石榴深加工产业园投产,石榴多酚提取技术填补国内空白,引领产业发展新篇章
近日,位于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的石榴深加工产业园正式投产,标志着我国石榴产业迈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。该产业园以石榴多酚提取技术为核心,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,为石榴产业的深加工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。
石榴,作为我国传统的特色水果,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。近年来,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重视,石榴的市场需求逐年上升。然而,传统的石榴加工方式主要以鲜食和石榴汁为主,产品附加值较低。为了提高石榴产业的整体竞争力,峄城区政府积极推动石榴深加工产业的发展,打造了这座现代化的石榴深加工产业园。
石榴深加工产业园占地1000亩,总投资10亿元,集石榴种植、加工、研发、销售为一体。产业园引进了国内外先进的石榴加工设备和技术,实现了石榴从种植到加工的全程自动化、智能化。其中,石榴多酚提取技术是产业园的核心技术,该技术采用生物酶解法,从石榴皮、籽中提取出高纯度的石榴多酚,具有抗氧化、抗衰老、抗肿瘤等多种生物活性。
石榴多酚提取技术的成功研发,填补了国内空白,为我国石榴产业的深加工提供了有力保障。据了解,石榴多酚提取技术的研发历时三年,由我国知名科研团队与峄城区石榴产业协会共同完成。该技术具有以下优势:
1. 提取率高:石榴多酚提取率可达95%以上,远高于传统提取方法。
2. 纯度高:提取出的石榴多酚纯度高达98%,符合国家食品添加剂标准。
3. 生物活性强:提取出的石榴多酚具有抗氧化、抗衰老、抗肿瘤等多种生物活性,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。
4. 绿色环保:提取过程中采用生物酶解法,无污染,符合绿色环保要求。
石榴深加工产业园的投产,不仅为我国石榴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,也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开辟了新途径。产业园通过“公司+基地+农户”的模式,带动周边地区石榴种植面积扩大,提高了石榴产业的整体效益。
此外,石榴深加工产业园还注重科技创新,与国内外高校、科研机构开展合作,不断优化石榴多酚提取技术,提高产品附加值。产业园还计划建设石榴文化博物馆,打造石榴产业文化旅游品牌,进一步提升峄城区石榴产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。
总之,峄城石榴深加工产业园的投产,标志着我国石榴产业迈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。在石榴多酚提取技术的引领下,我国石榴产业将实现从传统种植向深加工、高附加值的转变,为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贡献力量。
- • 市中区“城市领读人计划”启动:快递员、环卫工成为荐书明星
- • 枣庄市启动“垃圾分类进校园”行动,助力环保新生代茁壮成长
- • 峄城石榴研究院成立,创新培育抗冻新品种助力亩产提升40%
- • 枣庄“黑盖猪”荣获国家地理标志,高端火腿品质对标西班牙伊比利亚
- • 枣庄首条云巴线路规划公示:智能无人驾驶助力老城区与高铁站无缝连接
- • 枣庄市全面启动“教育强基三年行动”,力促中小学学位新增3.2万个
- • 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中心正式启用:为中小学生免费提供心理咨询服务
- • 枣庄高校再创辉煌,美食创新实验室学生团队斩获全国创业金奖
- • 枣庄市启动“强基计划”,新建10所公办幼儿园缓解“入园难”
- • 淮海经济区产业链招商联盟成立,枣庄牵头新能源装备小组,共谋区域经济发展新篇章
- • 枣庄市教育慈善基金成立,首批资助1200名贫困学子展翅翱翔
- • 枣庄空气质量显著改善,优良天数同比增加23天,再创十年最佳佳绩
- • 薛城张范镇“二月二龙抬头”祭典荣登省级非遗名录,传承千年民俗文化
- • 涛沟桥大米品牌溢价助力脱贫:稻谷收购价高出市场30%,共筑乡村振兴梦
- • “长者食堂”村村覆盖:关爱长者,温暖送到家门口
- • 山亭区“周末爱心课堂”温暖留守儿童,惠及5000名学生
- • 新生儿“出生一件事”联办服务,便捷高效开启宝宝新生活
- • 山亭冯卯镇石磨豆腐宴荣膺齐鲁名吃,日销量千斤供不应求
- • 枣庄首届农产品直播大赛成功举办,单日成交额突破5000万元
- • 峄城石榴酒荣耀夺金,年产值突破15亿,谱写中国酒业新篇章
- • 鲁班工匠学院揭牌仪式圆满举行:校企联合共育智能制造复合人才
- • 滕州龙阳大庙会:穿越时空的商贸盛宴,见证明清盛景再现
- • 灵活应变,精准宣传:政府工作报告、招商推介及媒体宣传的细节调整策略
- • 枣庄市设立10亿元锂电产业专项基金,助力技术攻关推动产业升级
- • 山亭荣获“中国生态康养胜地”称号:森林覆盖率连续十年全省居首
- • 台儿庄古城携手“旅游扶贫联盟”成立,助力脱贫村农产品销售年订单突破3000万元
- • 山亭区与山东农业大学携手共建“乡村振兴人才培训基地”,助力乡村人才振兴
- • 枣庄五区一市共筑乡村振兴梦:300家企业牵手百村,助力农业发展
- • 滕州马铃薯扶贫基地年产值突破10亿元,助力2万户贫困户脱贫致富
- • 峄城石榴园荣登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预备名录,传承千年石榴文化
- • 枣庄运河号子:濒危非遗项目获抢救性保护,传承千年文化瑰宝
- • 冠世榴园荣登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:千年古树群开启基因保护工程
- • 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全面铺开:财政补贴助力,1.8万户居民生活焕新
- • 台儿庄古城荣膺“全国研学实践教育基地”,年接待学生超50万人次
- • 滕州零工市场蓬勃发展,全域覆盖助力20万灵活就业人员
- • “山亭徐庄‘柿子红了’摄影大赛圆满落幕,千幅作品记录山村巨变”
- • 台儿庄联动扬州、杭州举办“大运河文创联展”:三城共展千年文脉,传承历史韵味
- • 吉利极电10万吨电池回收项目落户枣庄,助力绿色能源发展
- • 薛城富硒小麦扶贫订单签约5000户,溢价收购保底增收助力乡村振兴
- • 滕州小麦再创辉煌,亩产857.6公斤刷新全省纪录
- • 峄城古邵镇“生态银行”上线,村民凭绿化面积兑换碳积分
- • 台儿庄“扶贫医保兜底”政策助力减轻群众负担超8000万元
- • 枣庄辣椒产业示范园盛大挂牌,年交易量突破20万吨,成为北方最大集散地
- • 滕州电商扶贫培训班助力乡村振兴,孵化300名贫困村主播带货超亿元
- • 市中区“锂电工匠班”首批毕业生就业率100%,月薪突破万元大关,职业教育再创佳绩
- • 枣庄红色歌谣数字化工程正式启动,抢救整理革命年代珍贵音像
- • 滕州马铃薯种薯免费发放5万亩,亩产增收30%,助力农民脱贫致富
- • 枣庄五区一市携手300家企业,共筑“百企联百村”助农新篇章
- • 枣庄外国语学校引进IB国际课程,引领鲁南教育国际化新篇章
- • 枣庄首届“运河灯会”璀璨点亮蟠龙河,万盏花灯再现漕运繁华盛景
- • 枣庄高新区再创佳绩,荣获“国家级绿色园区”称号,环保科技企业引进成果丰硕
- • 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创建通过终期验收,绿色出行引领城市发展新风尚
- • 全市建成标准化卫生室1200个,打造“15分钟医疗圈”助力健康生活
- • 峄城石榴仙子非遗服饰秀惊艳亮相,传统纹样与现代设计完美融合
- • 中科院微电子所枣庄分所签约仪式圆满落幕,助力孵化半导体企业15家
- • 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枣庄段盛大开园:30处明清遗址重现昔日辉煌
- • 峄城坛山街道“法律明白人”全覆盖,普法短视频团队助力法治乡村建设
- • 枣庄建成全省首座“光储充检”智慧能源驿站,引领绿色出行新风尚
- • 枣庄港年吞吐量突破3000万吨,跃居京杭运河十大港口
- • 枣庄市粮食产后服务体系建设成效显著,夏粮收购效率提升40%
- • 峄城古邵镇“运河糟鱼”直播热卖,老作坊年销20万罐,传统美食焕发新活力
- • 枣庄智慧城市项目荣获全国新型城镇化典型案例,引领城市高质量发展新篇章
- • “石榴红了”:探寻红色石榴之旅,感受田园风情与文化魅力
- • 枣庄市发布“智慧农业三年行动方案”,全力打造30个数字农业示范园
- • 枣庄职业学院荣获省级“双高计划”建设单位称号,迈向高质量发展新篇章
- • 市中区非遗文化盛宴:百名手艺人齐聚社区,传承绝活魅力无限
- • 荀子文化园荣膺省级社科基地,倾力打造《劝学》主题实景话剧,传承荀子文化精髓
- • 山亭区智慧工厂崛起,日产鲜菇30吨助力长三角地区
- • 枣庄荣登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县榜单,获中央财政大力支持3亿元
- • 枣庄学院新校区落户薛城:规划容纳3万师生,助力地方教育发展
- • 龙泉塔光影秀首演:3D mapping技术重现墨子文化史诗
- • 山亭区12所寄宿制学校建成,助力山区学子通勤无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