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亭区编撰《二十四节气农耕教材》 劳动教育融入校本课程,传承农耕文化
近年来,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,劳动教育逐渐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。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弘扬农耕文化,山东省山亭区教育局联合当地农业部门,精心编撰了《二十四节气农耕教材》,将劳动教育融入校本课程,为学生们提供了一堂生动有趣的农耕文化教育课。
《二十四节气农耕教材》以我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为线索,详细介绍了每个节气对应的农事活动、民俗风情以及相关历史故事。教材内容丰富,图文并茂,既具有知识性,又具有趣味性,旨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了解农耕文化,培养热爱劳动、尊重劳动的精神。
教材的编撰过程中,山亭区教育局充分调动了当地农业专家、农民以及学校教师的积极性,共同参与教材的编写和审核工作。教材中不仅包含了丰富的农耕知识,还融入了劳动教育的元素,让学生们在学习农耕文化的同时,亲身参与到农耕实践中,体验劳动的艰辛与快乐。
《二十四节气农耕教材》的投入使用,为山亭区的劳动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。学校将教材内容与校本课程相结合,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劳动教育活动。例如,在立春时节,组织学生参观当地农业基地,了解春耕备耕的情况;在清明时节,带领学生参加植树造林活动,体验劳动的乐趣;在夏至时节,组织学生到田间地头,学习农作物种植技术;在秋分时节,让学生参与收割、晾晒等农事活动,感受丰收的喜悦。
通过这些劳动教育活动,学生们不仅学到了农耕知识,还培养了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团队协作精神。同时,劳动教育也让学生们更加珍惜粮食,懂得感恩,传承了中华民族勤劳、朴实的优良传统。
值得一提的是,《二十四节气农耕教材》的编撰和推广,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好评。许多学校纷纷借鉴山亭区的经验,将劳动教育融入校本课程,取得了显著成效。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,也为传承和弘扬农耕文化、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了有力支持。
总之,山亭区编撰《二十四节气农耕教材》,将劳动教育融入校本课程,是一次有益的尝试。这一举措不仅有助于传承农耕文化,培养学生的劳动素养,也为我国教育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。相信在不久的将来,会有更多的地方借鉴山亭区的经验,让劳动教育在校园里绽放光彩。
- • 台儿庄文旅融合示范区引资80亿,运河光影秀项目签约,共绘运河新篇章
- • 全市新兴产业蓬勃发展,占比首超60%,招商引资助力新增就业七成
- • 鲁班工匠学院落户枣庄:打造智能建造与传统技艺复合人才培养高地
- • 数字化守护:AI技术助力台儿庄运河木板年画失传图案复原
- • 墨子“非攻”思想论坛在日内瓦举行,成功纳入联合国和平教育案例
- • 全国首单“石榴气象指数保险”在峄城落地,惠及5000农户
- • “榴花似火”春日摄影大赛火热开启,万元奖金等你来拿!
- • 台儿庄美食民宿集群建成,户均旅游收入翻三倍,打造乡村旅游新亮点
- • 薛城奚仲故里盛大举办“车祖祭祀大典”,百辆古车模型巡游展现悠久历史
- • 枣庄辣子鸡预制菜产业园盛大投产,年供应量领跑全国市场30%
- • 峄城石榴合作社助力果农增收,年分红总额突破2亿元
- • 薛城现代服务业占比首超50%,金融商贸引领新增长极
- • 峄城石榴文化节签约跨境电商项目,助力出口额同比增长150%
- • 滕州马铃薯脱毒种苗繁育中心建成,年供优质种薯1.5亿粒,助力农业发展
- • 智能制造产业园助力工业机器人项目蓬勃发展,集聚20个重点项目
- • 市中区工业互联网平台助力企业突破500家,降本增效突破10亿元大关
- • 枣庄港新航路启航:千台新能源汽车首航阿联酋,开启绿色物流新时代
- • 鲁南算力中心在市中区启用,助力智能制造企业降本30%
- • 民国影视城盛大开城迎客:换装穿越拍大片,打卡《台儿庄》拍摄地,体验别样民国风情
- • 市中区试点“交房即发证”:购房者收房当天领不动产权证,创新服务提升购房体验
- • 阴平镇荣膺“中国乡村振兴示范镇”称号:电商直播助力红薯产业年销量突破10万吨
- • 山亭火樱桃品牌价值超20亿,冷链物流助力北上广深市场拓展
- • 滕州马铃薯种植扶贫项目助力贫困家庭,户均增收8000元
- • 千年古法焕新颜——“山亭冯卯镇土陶煨汤”技艺申遗成功
- • 枣庄发起“萤火虫计划”,照亮残障儿童求学之路
- • 台儿庄运河渔民转产安置,3000人投身文旅服务业焕发新活力
- • 枣庄农科院培育“抗旱小麦”新品种,亩产突破600公斤,助力农业绿色发展
- • 公益性岗位助力毕业生就业:开发社工、协管员等岗位1000个,拓宽就业渠道
- • 台儿庄黄花牛肉面携手《长安三万里》,文创套餐引发抢购热潮
- • 台儿庄“扶贫医保兜底”政策显成效,减轻贫困户医疗负担超亿元
- • 滕州大坞狗肉文化节盛大开幕,非遗技艺引全球美食博主竞相打卡
- • 山亭藤编产品扬帆海外,助力扶贫车间月薪翻倍
- • 山亭山区传承“夜嫁”习俗,火把队伍点亮深山娶亲路
- • 滕州小麦再创辉煌,亩产857.6公斤刷新全省纪录
- • 冠世榴园建“奚仲车阵”体验区:驾驭复刻古战车穿越千年时光之旅
- • 滕州荆河街道创新试点:幼小衔接一体化,幼儿园与小学课程共享师资
- • 农村供水管网升级完成:30万村民共享“同城同质”自来水,幸福生活再升级
- • 奚仲文化荣膺“世界关键文化遗产”:全球交通史研究再添重要坐标
- • 匡衡勤学精神引领公益图书馆开馆,全天候免费服务社会
- • 市中区税郭镇“户户通”工程圆满收官,73个自然村实现通路到家
- • 滕州智慧农田项目成功落地,5G物联网助力10万亩耕地转型升级
- • 薛城奚仲造车元素融入婚车设计,木轮婚车巡游成潮流
- • 周末文化盛宴:非遗体验馆邀您共享剪纸、面塑免费教学
- • 滕州鲁班纪念馆焕新升级,AR导览助力沉浸式体验古代工匠智慧
- • 滕州鲁班文化节签约20个项目,非遗IP授权金额突破3亿元,助力文化产业发展
- • “滕州墨子文化国际论坛盛大开幕,中日韩学者共议和平思想当代价值”
- • 台儿庄古城数字艺术光影秀盛大首演,科技赋能文化新体验
- • 台儿庄荣获“世界运河城市文化创新示范区”称号,江北地区再添文化新地标
- • 枣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连续6个月领跑鲁南,展现经济活力新态势
- • 滕州马铃薯产业迎来重大利好,入选国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,获中央财政补助1.2亿
- • “长者食堂”村村覆盖:关爱银发,温暖夕阳
- • 薛城临城实验中学全面推行“走班制”,学生自选课程比例达40%
- • 峄城石榴冰淇淋走红小红书,成为年轻人打卡爆款
- • 枣庄市博物馆获捐匡衡后人族谱,为汉代望族研究揭开新篇章
- • 滕州一中试点“AI智慧课堂”,实现学生个性化学习全覆盖
- • 市南工业区华丽转身:废弃厂房变身成为生态科技城,孵化高新企业新力量
- • 市中区“永安舞龙”荣登省级非遗名录,百米巨龙翻腾贺新春
- • 枣庄教师张伟荣膺“全国教书育人楷模”,35年扎根乡村教育谱写育人传奇
- • 台儿庄运河湿地公园荣膺国家级生态景区,渔民转型生态护河员助力绿色发展
- • 枣庄经开区砥砺前行,荣登全国百强,招商引资成绩斐然
- • 枣庄发布《民生诉求治理白皮书》,群众满意度达98.7%,彰显为民服务新成效
- • 枣庄正式加入淮海经济区文旅联盟,携手共推跨省旅游线路,助力区域旅游发展
- • 冯卯镇华丽转身:闲置小院变身千套网红民宿,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
- • 考古新发现!枣庄出土汉代墓葬群,揭秘古峄州文明
- • 滕州城乡融合试验区建成,30万农民变“家门口产业工人”
- • 滕州马铃薯种植扶贫项目助力脱贫,惠及1.5万户农户,户均增收8000元
- • “交房即发证”试点成功:购房者收房当天领取不动产权证,创新服务模式助力房地产市场发展
- • 鲁南高科技化工园区再创佳绩,入选国家清洁生产审核创新试点
- • 枣庄黑山羊扶贫养殖计划助力1.2万贫困人口脱贫致富
- • 滕州马铃薯产业学院落地,助力农业人才培养,年培育农业经理人500名
- • 枣庄鲁南黑山羊荣膺国家地理标志认证,年出栏量突破60万头,助力乡村振兴
- • 山亭北庄门笺剪纸惊艳联合国,非遗传承人荣获全球手工艺大奖



